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態,想要減肥卻常常只看體重,忽略了BMI、體脂率、肌肉量與基礎代謝率等關鍵數值。其實,真正的健康管理不只是瘦身,更要了解身體組成與代謝狀況,才能制定更有效的減重與體態管理計畫,達到既健康又持久的效果。該怎麼開始讀懂這些身體數據呢?以下帶你簡單快速了解。

標準體重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計算標準體重的方法,計算的公式如下。
男性:( 身高 (cm) -80 ) × 70% = 標準體重
女性:( 身高 (cm) -70 ) × 60% = 標準體重
若範圍值落在正負 10% 內,為正常體重;若範圍值落在 10%~ 20% 體重為過重或過輕;若範圍值落在正負 20% 以上則體重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身體質量指數 ( BMI 值 )
英文為 Body Mass Index,即身高及體重的比率,這是以營養學中依照每個人身高、體型和體重不同,所以採用身體質量指數來測量的方式,計算的公式如下。
體重指數BMI = 體重 (kg)/身高平方(m)²
使用小工具計算更便利 >> Heho 健康小幫手 《身體質量指數 (BMI) 計算器》
當一個人的 BMI 介於 18.5 至 24 時,屬於正常範圍;小於 18.5 則為體重過輕;介於 24 至 27 為體重過重;27–30 為輕度肥胖,30–35 為中度肥胖;BMI 超過 35 則屬重度肥胖。不過,未滿 18 歲、運動員、進行重量訓練者、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以及身體虛弱或久坐不動的老人,並不適合單純用 BMI 來衡量健康。例如,健身者體重中肌肉比例較高,即使 BMI 超過 30,也不代表他不健康。

體脂肪率
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占體重的百分比,正常人體約有四分之一由皮下和內臟脂肪組成,負責保護內臟並維持器官穩定。一般而言,成年男性體脂肪率超過 25%、女性超過 30% 就屬肥胖;男性介於 15–25%、女性介於 20–30% 為正常值,但隨年齡增長,體脂率通常會提高。
測量體脂肪率的方法多種,包括生物電阻抗法(BIA)、皮褶厚度測量、DEXA 掃描、水下稱重、空氣位移法等。其中,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軟尺測量腰臀圍等身體尺寸,或透過公式結合年齡、性別、腰臀圍來估算。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雖然體重在標準範圍內,但仍可能因體脂肪過高而看起來微胖;另外,體脂肪率和血脂肪值不同,血脂肪值指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含量,需抽血檢驗才能得知。
計算體脂肪率很Easy >> Heho 健康小幫手《體脂肪率計算器》
內臟脂肪
體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其中內臟脂肪指環繞腹腔及腸胃周圍的脂肪,負責保護、支撐和固定內臟。內臟脂肪過多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男女正常的內臟脂肪值分別為男性 4–6、女性 2–4;若數值在 10–14,屬肥胖,可能伴隨脂肪肝;超過 15 則屬危險,需要儘速減重並就醫。

基礎代謝率 BMR
是指人體在清醒、極度安靜的狀態下所消耗的最低熱量,不受精神緊張、肌肉活動、食物或環境溫度影響。BMR 會隨年齡增加或體重下降而降低,但肌肉量增加時會上升。
計算 BMR 免煩惱 >> Heho健康小幫手《基礎代謝率 (BMR) 計算機》
肌肉量
肌肉量能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因為肌肉會消耗熱量,肌肉量越多,基礎代謝率越高,也不容易發胖。如果減重時流失的是肌肉而非脂肪,代謝率會下降,更容易復胖。此外,肌肉量的多少也與老化有關,肌肉少的人通常更容易老化。
身體年齡
身體年齡,又稱代謝年齡、生理年齡或臟器年齡,是依據體脂肪率、肌肉量、基礎代謝率等指標估算出的人體生理年齡,用來反映健康狀況。有些人年紀輕卻看起來老,有些人年紀大卻顯得年輕,這都與身體年齡相關。
體脂率、BMI、基礎代謝率該看哪一個?一次教你看完基本身體組成指數,選擇減重目標!
文章整理、圖 / 艾蜜莉
延伸閱讀
想瘦 1 公斤要慢跑 14 個小時?運動減重的熱量沒有你想像的多!
想減肥瘦身,這 6 種運動最有效!
仰臥起坐不能幫你瘦肚子!快試這5個核心運動讓肚子更緊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