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肌少症!2招動作居家養肌,還能預防膝蓋痛

肌少症與民眾跌倒風險息息相關,因為隨著年齡增加,肌力會逐漸減少,接著影響自身平衡感,就容易摔倒。而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增加家庭照護人力與經濟的負擔,嚴重時恐怕還會長期臥床甚至死亡。

「肌少症」是老年人失能一大主因!

肌少症是漸進性肌肉質量減少與肌力、功能下降,也是老年人失能的一大主因。一般來說,人的肌肉質量約從 40 歲開始,平均每 10 年會流失 8%,70 歲後的流失率增為 2 倍,其中以大腿肌肉的流失最為迅速。

若養分攝取不足,會加速肌少症的情況,再加上運動量不足,基礎代謝率變差,造成更多的脂肪堆積,肥胖型肌少症因而產生。而且肌少症帶來的影響,不只增加跌倒機率,還有各種慢性病的危害。因此建議可透過鍛鍊股四頭肌,在身體機能還穩定時就可開始訓練,可防止肌力迅速流失。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長輩平時有從事家事勞動,平常都以走路當作運動,外觀看起來也不瘦,仍可能有肌少症,因此並不是只有瘦弱的長輩才會有肌少症到問題。原則上會評估其肌肉質量(四肢骨骼肌質量)、肌肉力量(手部握力)、體能表現(站起坐下五次時間),來判斷是否有肌少症。

2招動作居家養肌,預防肌少症!

針對肌少症目前尚未有明顯療效的藥物,但是透過適當且有效率的運動,並搭配蛋白質的攝取,對肌少症有改善的作用。

如果想維持肌肉力量與平衡感,訓練「股四頭肌」相當重要,這塊肌肉是由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中間肌與股內側肌組成,它與膝蓋相連,無論是站立、走路、跑步或跳躍都與這條肌肉有關,而訓練好它,可有效解決膝蓋疼痛、無力等問題,也能提高跌倒時的自我防衛能力。

坐姿訓練(最適合銀髮族)

  1. 坐在椅子上,將雙腳膝蓋呈 90 度彎曲
  2. 將右腳抬起離開地面約 10 公分
  3. 接著將腳往前伸直,再將腳收回膝蓋 90 度(保持離地)
  4. 重複 10 次後換腳訓練。

若想增加訓練難度,可彈力繩輔助,只要將彈力繩一端綁住訓練腳、另一端綁住椅腳,即可增加訓練重量。


臥姿訓練

  1. 平躺在瑜伽墊上,將雙腳彎曲、屁股微抬,呈橋式
  2. 腳往前伸直,再將腳收回原位
  3. 重複 10 次後換腳訓練。

由於此動作會連同核心(腹部)肌群,如核心較無力,起始姿勢將屁股貼平地面,即可降低難度。

預防肌少症才不會跌倒!專家教 4 招訓練股四頭肌,這一動作最適合長輩

圖/艾蜜莉

延伸閱讀
一圖看懂5大「肌少症」徵兆及潛在問題
護膝怎麼挑?4 大護膝種類一次了解
預防骨質疏鬆更要動!3種不同骨質的運動建議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