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好容易疼痛,該怎麼挑選護膝才能有效緩解疼痛呢?良好的膝蓋能讓我們日常活動不受限制,然而一旦膝關節痛起來就會大幅影響行動,嚴重的話連上下床也會不適,活動範圍大受影響。市面上那麼多種護膝,該怎麼挑選護膝呢?以下介紹4個護膝種類。
護膝的作用是什麼?
膝關節由三塊骨頭組成:股骨(大腿骨)、脛骨及腓骨(小腿骨)及髕骨(膝蓋骨),周遭有許多韌帶來維持膝關節穩定性。
使用護膝目的是減少膝關節或是肌腱承受的壓力、並使髕骨滑動在正確的軌跡上,額外的硬材質及彈性綁帶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來減少軟組織受力,或是利用壓迫肌鍵的方式來減少著骨點的受力。

4大護膝種類一次了解
市面上的護膝產品眾多,要如何選擇合適我的膝蓋情況的呢?可以依照護膝的功能大致分成幾種。
1. 全包覆式無額外魔鬼氈類型:日常生活保養、膝蓋輕微痠痛族群
全包覆式無額外魔鬼氈類型適用於日常生活保養或是膝蓋輕微痠痛的族群。一般常見的羊毛套或是現在流行的石墨烯就是屬於這類,這種無開孔式全服貼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暖及增加膝蓋血液循環,本身體積不大也不明顯,然而限制關節角度及增加穩定度的效果很少,有些會在兩側增加金屬條或固定帶來增加穩定性,但穿戴上就比較明顯。
2. 開洞式護膝:膝蓋退化族群、活動量大運動族群
開洞式護膝適用於膝蓋退化、髕骨軟化症等膝蓋活動容易疼痛不穩定的族群,或是活動量大的運動族群。這類護膝在前方會開孔、周圍會增厚來穩定髕骨活動,兩側也會有固定帶或金屬條來增加穩定性。慢跑、爬山、球類運動等都建議選擇這種較有功能性的護膝,功能性越強、穩定性越好,同時體積及重量也會上升。
3. 樞紐式護膝:開完刀後或是特殊族群
樞紐式護膝適合開完刀後或是特殊族群使用。這類護膝在兩側會有關節樞紐,可以用來限制關節彎曲角度,在開完刀後,例如膝蓋半月板、十字韌帶、骨折、肌腱重建等,會需要暫時限制膝蓋彎曲或是伸直的角度,這類的護膝可以提供各種角度限制及穩定,體積也會較大。
4. 髕骨固定帶:跳躍膝、髕骨肌腱疼痛族群
適合前側髕骨肌腱疼痛的族群。 病人的痛點是出現在髕骨正下方, 尤其重複跳躍容易加重症狀。這種綁在臏骨下緣的固定帶可以減少髕骨肌鍵於小腿附著點或臏骨的拉扯,利用加壓的方式改變力學來減少跳耀膝、脛骨粗隆骨垢炎(Osgood schlatter Disease)等疼痛,體積相當輕巧方便攜帶,適合長跑或反覆跳動的運動。
護膝使用方式小提醒
護膝利用貼身且具有彈性的材質可以有效限制關節活動及受力來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因此各類型護膝都建議直接綁在皮膚上來避免滑動,如果為了避免流汗而包覆在褲子外圍,不論那一種護膝都容易滑動而失去應有的功用!
膝關節疼痛好難受該如何緩解?挑選合適護膝、肌力訓練有助解痛!
圖/艾蜜莉
延伸閱讀
膝蓋痛更要動,4 招練肌力減輕膝蓋負擔
膝蓋痛又無力?快按4穴道活絡氣血護膝蓋
膝蓋痛又喀喀響?出現 5 大症狀當心退化性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