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運動傷也跟著來?常見3種運動與傷害全曝光!

上班族們平時上班久坐,想趁著下班時間或假日動起來,但運動可不是「動」就健康,上班族在長期久坐、姿勢不良的情況下,或因沒有足夠的運動知識,更容易因為姿勢不正確或施力不當而受傷。常見運動傷害有哪些?以下就介紹3種常見運動與最容易造成的傷害。

一、常見跑步問題:腿部肌力不足

跑步最常見的受傷部位集中在膝蓋(約三成)下肢(約二成)腳踝(約一成)。常見傷害如下:

  • 跑者膝(髕骨疼痛症候群):膝蓋前側或周圍疼痛
  • 內脛骨周炎(內脛壓力症候群):多見於女性,因小腿內側骨膜發炎所致
  • 髂脛束症候群:膝蓋外側的筋膜與骨頭摩擦,引起發炎
  • 阿基里斯腱發炎:腳跟腫脹、疼痛
  • 足底筋膜炎:腳底刺痛感
  • 腳踝扭傷:常見於落地不穩或地形不平時發生

這些受傷容易發生在平常缺乏訓練、肌肉量不足的人身上,導致髕骨於膝蓋反覆活動時摩擦過度,同理髂脛束、小腿肌肉骨膜、阿基里斯腱也是如此。適當暖身、拉筋,平常適當重訓維持肌肉量,持續的活動可以讓身體與肌肉記憶較佳,並且維持平衡感,才能避免傷害發生,一旦發生受傷,記得及時就醫。

二、常見重訓問題:超出身體負荷,導致受傷

根據國際期刊 PubMeD 針對「開放訓練與受傷風險」研究指出,開放式訓練受傷最常見的部位有二成六是肩膀、二成四是脊椎及一成八為膝蓋,至於舉重等重訓族群來說,最容易在二頭肌腱出現發炎,感覺肩膀疼痛。常見傷害如下:

  • 肩膀疼痛(二頭肌腱發炎)
  • 脊椎不適:疲勞、 慢性背痛、 壓迫性骨折
  • 膝蓋疼痛

受傷族群常見於年紀較大的男性或本身患舊傷、沒教練指導或缺少訓練經驗的人。因此民眾在家不要自行看影片學健身,且強度較高、動作較難的運動應該在專業指導教練幫助下進行訓練較佳。若身體有不適症狀就要適度休息,建議把組數降低、強度降低、公斤數減少、循環次數減少,才不會讓身體超出瀕臨受傷的極限。

三、常見瑜伽問題:過度伸展導致受傷

瑜伽動作講求姿勢與柔軟的協調,運動強度相較其他項目較低,且在正確暖身收操的情況底下,對身體的傷害並不大,甚至有助於緩解疼痛。根據文獻統計,瑜伽具有慢性疼痛緩解作用,像是背痛、頸部疼痛以及運動傷害的復健均有幫助。

但也不是完全不會受傷,身體有舊傷、柔軟度較低的人就要注意。像是有些瑜伽動作會造成手腕壓力,如果腿的柔軟度不足,力量就可能會壓在手腕上造成傷害。常見傷害如下:

  • 手部韌帶或是手指受傷
  • 身體部位的韌帶拉傷
  • 空中瑜伽意外:手或是腳踝受傷

瑜伽雖然運動強度低,但也需視自己身體的柔軟度來循序漸進的鍛鍊。如果有人進行瑜伽感到疼痛,很有可能是身體就有舊傷、骨刺、頸椎狹窄症發出警訊,可以就醫找出病症,那如果就醫後無法改善,執行伸展時要適時要避開自己極限去推展。

另外也要特別注意的是,隨著各式各樣的瑜伽型態興起,不少人搶著上「空中瑜伽」體驗當仙女拍照的曼妙姿勢,然而以柔軟的布纏繞在身體上作為支撐非常需要核心肌力,缺乏運動的上班族容易因纏繞和操作不慎發生意外。

如何預防運動傷害二度發生?

缺乏暖身與收操,以及錯誤的運動習慣是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但不少人卻還是輕忽而因此一再受傷。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受傷,但為了維持「運動菜單」目標,反覆使用受傷部位,導致發炎不斷累計至無法修復的地步,即便休息再久也難以回復。

因此要避免運動傷害二度發生,就是要暫時拋棄目標,並且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運動後記得部位抬高、休息、冰敷、拉筋、收操缺一不可。若有教練或老師要求你做出超過身體極限的動作,也不要不好意思拒絕,可以降低強度、時間拉長,畢竟長久的運動的人,更懂得身體是寶貴的資產而多加愛護。

運動總是受傷連連?跑步、重訓、瑜伽常見傷害有這些 記得暖身和收操

文章改寫、圖/艾蜜莉

延伸閱讀
上班久坐族必練!兩招紓緩大腿筋骨緩解久坐僵硬
運動選對襪子更不容易腳臭!4種運動襪材質教你挑
和暖身一樣重要!收操的 5 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