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將台灣宜蘭的五峰旗山拍成美麗的抹茶山,一夕間讓這座山聲名遠播,吸引小芳(化名)與她的同事們相約踏訪。不過小芳走進山裡才知道有一大段陡升的石階,揮汗爬上去又陡降下山後,一雙小腿就「鐵」了。
「鐵腿」時間沒有持續太久,小芳忘卻了不適,與她的同事們再次相約至苗栗馬拉邦山健行,一窺大霸尖山及雪山聖稜線的美景。不過,這次健行時間比抹茶山更長,小芳與她的同事們沒有帶足夠的水跟零食,因此在大太陽下爬得特別辛苦;回程經天然湖線回到停車場,不僅路途遙遠且一路陡坡,他們紛紛感到腳軟,後續4、5天「鐵」著腿上班,小芳甚至覺得自己大腿到腳踝都浮腫一圈。
汐止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運動後常見兩種肌肉不適,一種是讓肌肉快速強力收縮造成的急性肌肉痠痛,像是平常沒有訓練的人突然舉啞鈴,可能會出現肌肉疲勞與乳酸堆積,乳酸刺激末梢神經造成痠痛感,但這個感覺會隨運動結束而快速消逝。
另一種肌肉不適是俗稱為「鐵腿」的延遲性肌肉痠痛,其發生原因尚未有定論,較常見說法是強度過大的運動造成肌纖維顯微的破壞,而顯微的發炎反應使得「鐵」的症狀會延遲12小時到兩天才出現,並持續長達5、6天才慢慢消逝。平時沒有運動習慣、身體循環代謝較差的人,若爬山速度太快、沒適當休息,可能因著體內廢物難以即時代謝排除而較容易「鐵腿」。
塗雅雯表示,粒線體氧化代謝需要不間斷的能量,如果長時間爬山過程沒有適時補充能量與水分,可能使細胞高張,細胞將吸收更多水分以達到等張效果,此時外顯症狀除了痠痛還有浮腫。倘若沒有適時抬腳、收操,藉由緩和的肌肉收縮運動加速新陳代謝、排除淋巴液與組織液,那麼症狀可能持續數日。
塗雅雯表示,要預防「鐵腿」,爬山完要進行完整的收操運動,藉由確實的伸展活動助體內廢物代謝更順暢。按摩可讓肌肉放鬆,但相較起來,運動能較有效加速新陳代謝、排除組織液與淋巴液,對抗「鐵腿」與水腫效果更佳。另外也可以藉由毛巾熱敷或浸泡熱水促進循環代謝與修復作用。
不過,如果緩和運動時發現有明顯疼痛難耐的情形,特別是特定角度的動作會讓特定部位出現不適,就要懷疑是肌肉或肌腱拉傷,盡速就醫接受評估。
※ 本文授權自元氣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