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分三級!出現 5 種情況一定要就醫

運動不小心扭到腳,或是走路一個不穩「腳翻船」,多數人都覺得休息幾天就沒事,但腳踝其實是全身最容易受傷、也最容易反覆扭到的關節。若沒有好好照顧,輕微的扭傷也可能讓韌帶鬆掉,導致關節不穩、甚至讓疼痛一再復發。

腳踝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也因此常被忽略。很多人覺得只要還走得動,就不需要特別處理,但事實上,多數扭傷是因為腳底朝內、腳背朝外時產生「內翻」,再加上由上而下的壓力,容易讓前外側韌帶受損。

依受力大小不同,韌帶可能部分甚至完全斷裂,導致踝關節不穩,出現腫脹、瘀血或疼痛等症狀。最常見的類型是「軟組織扭傷」,包括關節囊、肌腱、肌肉、血管、神經、韌帶等骨骼以外的組織受傷。

不同程度扭傷有不同照護方式

第一級扭傷

  • 症狀:輕微扭傷、局部會有疼痛腫脹或輕微瘀血。
  • 處置方式:前3天需給予冰敷,併用彈性繃帶包紮壓迫,將患肢抬高休息;3 天後再熱敷,之後休息約 1 至 2 星期就會痊癒。

第二級扭傷

  • 症狀:因為韌帶部分斷裂,局部有嚴重壓痛,淤血範圍大,走路相當疼痛,腫脹厲害。
  • 處置方式:建議就醫諮詢,視情況利用石膏或護木保持固定,需休息及固定6至8週,以利韌帶癒合。

第三級扭傷

  • 症狀:韌帶完全斷裂,踝關節變形會歪向一邊,關節移動時劇痛,無法行走。
  • 處置方式:建議就醫並接受手術治療。

扭傷要就醫嗎?5 種症狀出現別輕忽!

足踝扭傷除了可能造成韌帶等軟組織損傷外,也伴隨骨折風險。常見骨折的位置以內踝與外踝居多,少數則可能影響踝骨或造成關節面粉碎性骨折。

一般來說,以下情況出現時就不應輕忽:

  • 嚴重疼痛
  • 外型明顯改變
  • 關節不穩定
  • 大範圍瘀血
  • 行走或活動困難

即便是輕微扭傷,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例如扭傷反覆復發,或增加日後關節炎風險。因此,扭傷後仍建議妥善處理,避免自行推拿、拔罐等方式,以免讓傷勢加重。

足踝扭傷分成三種等級!再輕微傷都可產生後遺症

圖 / 艾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