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運動下胸悶、心臟不適!運動前如何評估心血管狀況?

20230824_高強度運動引起胸悶不適?妥善評估運動強度,5大檢測助了解心血管狀況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是很少有人在運動前會先了解身體究竟能負荷多大的「運動強度」,因此時不時聽聞在健身房、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新聞。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自己臨床上便遇過自覺身體健康、熱愛運動的民眾,檢查後才發現心臟有肥厚性心肌病變,這種疾病在高強度運動下恐有猝死風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沒有運動習慣者別一開始選擇「高強度運動」

運動導致猝死的緣由,多數是心臟抑或是血管問題,而罹患慢性病患者就是高危險群,像是肥厚性心肌病變是一個容易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的心臟問題,得留意合適的運動方式。施奕仲提醒民眾:「多運動是好事,但最好能夠先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或搭配健康檢查了解身體。」

尤其是有慢性病者,本身三高、糖尿病的族群如果又控制不良,同樣會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好發族群,施奕仲說:「尤其是本身就沒有在運動習慣的人,千萬別一開始就進行高強度運動,應該在控制慢性病的情況下,漸進式地增加運動時間、強度與頻率,才能安全地達成身體健康的目的。」

為什麼運動可能反而誘發心血管問題?以主動脈剝離為例,由於運動時「血壓」會有生理性的上升,所以如果本身血管硬梆梆、缺乏彈性,有可能在運動時因血壓起伏而導致主動脈剝離。此外,若並不自知自己有心臟結構有異常、或是患有致命性心律不整,可能在運動時出狀況。

施奕仲提醒:「運動導致猝死的機率並不算高,但是由於此類狀況在發生前多數都毫無徵兆,因此千萬不可輕忽,提前先透過健康檢查了解是否有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心臟結構、血管、心電傳導的異常,才能避開運動時導致的急性心血管風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評估心血管狀況常見五大檢測

五大常見評估心血管狀況的檢測,民眾可在 45 歲以前,進行完整評估,但若有家族史者,越早檢測越好。

  • 血液檢驗:可了解心臟冠狀動脈相關疾病各個風險因子的數值,並評估脂蛋白型態、血管是否有異常發炎等的狀況。
  • 心臟超音波:了解心臟結構是否有異常,如是否有肥大、瓣膜、先天性心臟病、陳舊性心肌梗塞或升主動脈大小等問題。
  • 運動心電圖:透過運動來評估冠狀動脈血流是否受阻造成心肌缺氧,且運動激發交感神經張力,還可評估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狀況。
  • 頸動脈超音波:了解供應腦部血流的頸動脈群有無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或血管狹窄等異常。
  • 動脈硬化儀:藉由脈動波流速檢測血管硬化程度,了解血管因缺乏彈性而爆裂的風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想保養心血管?有氧運動心臟效變更好

儘管心血管有異狀者的確在運動時會有風險,但是想要保養心血管,定期做有氧運動很重要。施奕仲說:「尤其血管硬化者多數無運動習慣,才會導致血管彈性消失、進一步造成一運動就會爆血管的狀況。」

因此千萬別倒果為因,不是因為運動導致血管出狀況,而是不運動導致高風險,規律有氧運動者,心臟效能還會變好,也能降低心臟負擔,適量且適切的運動,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不二法門。

諮詢專家: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青壯年最容易運動後心血管異常猝死!統計:這 3 種運動最危險
走路是最佳防心血管疾病運動!研究:每天8000步死亡風險低一半
動脈硬化後還能逆轉嗎?美國研究:1項運動天天做,失智風險都降低